《我们的日子》在高收视率中收官。作为一部重磅年代剧,它的收视率和播放数据均颇为亮眼。在电视端,它牢牢吸引了大爷大妈手中的遥控器,cvb全剧平均收视率在2%以上;在网络端,剧情中后段它一直位于云合有效播放量的第一名。
《我们的日子》海报
只不过,在年轻观众群体里,它的剧情评价上存在一定的争论。争论何来?
不同于《父母爱情》《人世间》着重讲述父辈的故事、父辈的美德,《我们的日子》固然是以80后的视角讲述父辈的故事——主要围绕三组家庭:王宪平(李乃文 饰)、刘淑霞(李小冉 饰)夫妇,东方玉树(孙浩 饰)、傅莹(齐欢 饰)夫妇,杨大山(任帅 饰)、方慧(王维唯 饰)夫妇;但剧情的中后段,它的叙事重点放在年轻一代身上,讲述这三个家庭的四个孩子王雪花(周依然 饰)、东方宏(周奇 饰)、杨思宇(许淇杰 饰)、王明中(王子桥 饰)的成长故事。
这样的叙事策略面临更大的挑战。坦白讲,如果剧集全程以王宪平、刘淑霞为主线,一个又轴又直的退伍军人与一个敏感又细腻的文艺女青年的情感碰撞,完全可以成为一部别样风格的《父母爱情》。
糙汉王宪平与文艺女青年刘淑霞
《我们的日子》中后段专注讲年轻人的故事,从小演员转换成大演员,人设是否一致、表演风格是否一致,是一道坎儿;相较于父辈的故事,80后一代的成长故事少了陌生感,反而因为熟悉观众会更严格。
小雪花(李洛伊 饰)真的太可爱啦
果不其然,剧集从第14集小演员下线、成年演员登场,成为一个分水岭。豆瓣该电视剧专组的讨论帖子从小孩子有多可爱,转向对成年角色的争论,王雪花、王明中集中了最多的炮火。
观众对年轻一代的争论,笔者保持中立态度。王雪花的人设存在一定的割裂,孩子的幼稚举动都是可爱的,可成人的时候还有类似“幼稚”行径会惹来观众非议。
处理年轻一代的故事时,编剧又花费太多笔墨刻画王雪花、东方宏、杨思宇之间有些狗血离奇的“三角恋”,不及父辈的年代戏有分量有质量;对暗恋王明中的女孩严冰(吴思雨 饰)遭遇的刻画,似乎也有些“残忍”。
东方宏、王雪花、杨思宇的“三角恋”
《我们的日子》的争论不仅存在于年轻一代身上,也出现在父辈身上。
这是年代剧创作必然会遇到的价值观问题,即,我们的父辈生活的时代,流行的可能是当下看来很传统的价值理念;在父辈的青春岁月里,那样的理念是“正常”的、主流的,今时今日看来它们却是陈旧的、腐朽的,这让我们的父辈显得并不“完美”。
一些年代戏的编剧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他们或规避陈旧观念的呈现,或加入今日的视角对其反思、批评,尽量避免角色和观念对观众产生冒犯。
有的编剧则更多采用了忠实记录、如实呈现,没有刻意去粉饰和美化,呈现父辈身上的“不完美”和复杂性。这样的处理方式有更大的舆论风险,但它也能够在荧屏上留下那个年代里更真实、更普遍的人性光影。
由此,《我们的日子》中的父辈反而会让不少观众觉得“熟悉”,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又怨又爱,有些时候想要离得远远的、最终又不离不弃的父辈。非常典型的是刘淑霞的母亲、王雪花的姥姥那人和(宋春丽 饰),她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妈妈、中国式姥姥,也一再勾起笔者对家中一些长辈的记忆。
那人和身上有不少旧时代的烙印,比如她爱背地里说人闲话,她多少有些重男轻女,她对儿媳妇的挑剔和刻薄……
如果是从儿媳妇的视角来描述或者孙子的视角记录“我们的日子”,那人和就是那一类很讨人嫌的极品老人。
那人和骂儿媳妇
可那人和身上,也有着中国式父辈的许多优点:她对孩子全身心的爱,她勤恳坚韧,她任劳任怨,她知足常乐,她只差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了……
所以,在王明中高考考了全省第一名时,他一一感谢了家人,但他最感谢的人是姥姥。因为罹患无睾症,王明中的成长岁月里有着太多的孤独和自卑,是姥姥给了他最多的包容和偏爱,才得以让他熬过这个最艰难的时期。虽然为了帮外孙治疗,姥姥一度病急乱投医,带他去北京看病差点把他弄丢了、看各种偏方、被各路大神忽悠……但长大成人后的王明中,若记起这些啼笑皆非的“我们的日子”,他会明白此生或许不会有人像姥姥那样爱自己了。
姥姥确实为王明中操碎了心
对于刘淑霞来说,同样如此。在那个刻板教条的年代,她可以十指不沾阳春水地做个忧郁的文学青年,是因为她有一个太能干、也一直在帮她忙前忙后的妈。
比如刘淑霞生育王雪花后,母女俩有过一次冲突,那人和一气之下去儿子家,王宪平、刘淑霞的生活立即乱成一锅粥,不懂带小孩、也做不好饭,夫妻俩这才明白老母亲的好,立即又去把那人和请过来。那人和一来,刘淑霞顿时觉得生活又亮堂了、自己又活过来了。
如果是以刘淑霞的视角来书写“我们的日子”,那人和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母女俩有一段互诉衷肠的戏颇为动人,女儿心疼母亲操劳一辈子、希望母亲可以在家享福,母亲还反过来安慰女儿,人老了腰酸背痛很正常,一边择菜一边问女儿今天饺子吃什么馅,“享福享福,我都到了蜜罐里了”……
妈妈确实是为女儿操劳了一辈子
谁也没料到,那人和的“那一下”后来到医院一查,已经是骨癌晚期了。那人和一开始不知情,她不愿意住院,因为“这个家离不开我啊”,她心心念念的仍然是自己住院了,女儿女婿的生活谁照顾。
这是我们很多父辈的缩影:他们身上有着各种各样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有时让我们产生压抑窒息之感,可他们对我们的爱也确实是掏心掏肺、没有底线,让我们在这个尖锐的世界里横冲直撞、我行我素时多了一层厚厚的保护膜。
成年子女的“任性”背后,往往有着父母在帮忙分担
这时选择权就到观众这边了:我们如何面对父辈的不完美,我们能否接受父辈的不完美?
显然,我们不能以今日所谓的正确三观,作为衡量评判我们父辈的唯一标尺;我们更不能天真幼稚地以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正确的三观,没有绝对正确的三观一个人就不值得爱了。
一些年轻观众对《我们的日子》中的父辈、对生活中的父辈的批评,出现了这样的迹象。在他们的逻辑里,那人和三观不正、重男轻女、过于双标,所以她是让人窒息的;王宪平、刘淑霞三观不合,王宪平很直男癌,他是令人窒息的,他们就应该立即离婚……
这样的论调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观众观念的觉醒,这是一种进步。只是,观念的觉醒不意味着对父辈的彻底否定,不意味非此即彼,不意味三观是生活的全部。“我们的日子”之所以复杂,正因为我们爱的人与爱我们的人是复杂的,正因为日子里有太多三观无法概括解决的矛盾地带,正因为我们对父辈有怨也有爱、有逃离的冲动也有对亲密的依恋的复杂情结……
所以,假若我们的父辈不完美,试着去和解,如果不能,当你决然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时,也请尊重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彻底贬低否定父辈,来彰显自己的觉醒,并不真的本事;年轻人的觉醒,指向的应该是年轻人与自己的关系——学会真正独立,不要已经成年了,既要依赖父母支持又要贬低父母三观不正;年轻人的觉醒,指向的也应是年轻人与他们下一代的关系——年轻人能以更正确的方式对待下一代,而不是重复父辈的轨迹,对子女依然表现出强大的控制欲。
《我们的日子》虽然很好地体现出父辈的完美和复杂性,但它并未很好地刻画出子女的觉醒和复杂性。正因为年轻人的群像无法充分有效立起来,也就无法与父辈的人生选择形成有效的区隔、形成对父辈人生的一种反思,更是让剧情的前后段在观感上产生比较大的落差。
但总的来说,《我们的日子》仍然是一部具备可看性的剧集。不完美的父辈,其实就是不完美的日子的缩影,时而让人疲惫,却又让人依恋。《我们的日子》的父辈线、尤其是对那人和的出彩刻画,有助于我们走近并了解并不完美的父辈,与他们和解,并获得内心上的安宁。